在铝合金材料加工领域,大型铝挤压机的技术一直被少数几个国家把持。截止到2001年底,全世界约有60台大型铝型材挤压机,其中70%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水压机,与油压机相比有先天技术不足。而世界上9000吨以上的油压铝挤压机及其制造技术全部被德、日、美垄断。2002年以前,国内几千台挤压机几乎都是从中国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进口的,如果按每台1000万元计算,2500台就得花费250亿元人民币。
专家表示,万吨挤压机项目的完成,结束了我国大型工业铝型材长期依赖进口、受制于人的历史,提高了我国铝加工业的总体水平,解决了我国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武器装备及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材料国产化的“瓶颈”问题。同时,万吨挤压机还为我国拟建的1.5万吨油压双动金属挤压装备的研制奠定了基础,提供了重型锻压装备设计的新方法。
不仅如此,万吨挤压机还引导和刺激了整个中国铝型材行业的发展,向世人证实了我国具有自主研发大型挤压机的能力,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的信心。
万吨挤压机的另一个亮点是体制创新带动了科技创新。2002年7月19日至21日,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带队,国务院研究室、国家计委、经贸委、科技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对万吨级挤压机项目进行了调研。长达6万字的调研报告中写道:“万吨挤压机的成功研制,除投资、设计、制造者的胆识之外,更重要的是源于丛林集团灵活的机制。它在实践中实现了4个创新:一是在项目的确定上,实现了企业自主立项、自主投资、自主制造、自担风险。二是在工程组织实施上,由企业自行组织有关研究、设计、制造等单位,为用户提供成套的‘交钥匙’工程。三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上的创新。四是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的创新。”